西安灞橋:氣象科技賦能櫻桃“甜蜜經濟”
五月,正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、“中華名果”灞橋櫻桃成熟上市的時節。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的櫻桃以“果大色艷、汁多味美”享譽三秦,其種植史可追溯至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期。如今,這顆承載千年農耕文明的“瑪瑙果”,在氣象科技的賦能下煥發新生機,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“甜蜜產業”。
科技織網 筑牢櫻桃產業“防護盾”
灞橋區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,年均日照超2600小時、晝夜溫差達10℃以上,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造就了灞橋櫻桃獨特的品質。然而,霜凍、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是產業發展的“攔路虎”。2024年,陜西省首個櫻桃氣象科技小院落地灞橋,通過布設多要素氣象觀測站、土壤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,構建起一體化監測網。
“2024年5月,氣象部門提前48小時發布暴雨預警,我們連夜搶收3000斤櫻桃,避免損失超5萬元?!卑茁乖甚杓彝マr場負責人陳傳根指著園內的氣象顯示屏說??萍夹≡翰粌H提供實時數據,還研發了櫻桃花期凍害、裂果風險等專項預報模型,將災害防御精準度提升至90%以上,為櫻桃產業發展筑牢“防護盾”。
精耕細作 解鎖櫻桃品質“密碼”
從3月萌芽到5月采摘,氣象服務貫穿櫻桃全生命周期?!敖衲昵迕髑昂蟮蜏毓颜?,氣象專家指導我們采用‘夜間熏煙增溫+白天揭膜通風’技術,坐果率比去年提高15%?!卞睒騾^園藝技術推廣站技術員陳顯兵介紹。針對不同品種特性,氣象局聯合農業技術專家制定《櫻桃生育期氣象服務手冊》,將灌溉、施肥、植保等農事建議精確到天。
在狄寨原櫻桃種植基地,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可根據氣象數據自動調節灌溉量,實現節水30%、節肥20%?!斑^去種櫻桃靠經驗,現在看數據?!狈N植大戶李小柯展示著手機里的“櫻桃管家”APP,“土壤濕度、病蟲害預警等信息一目了然,今年早熟品種提前5天上市,每斤價格高出3元?!?/span>
文脈傳承 激活農旅“新引擎”
灞橋櫻桃不僅是自然饋贈,更是文化IP。自2004年起,灞橋區連續19年舉辦櫻桃采摘旅游節,以節為媒推動農業文旅深度融合。2025年采摘節將創新推出“櫻桃+露營”“櫻桃+騎行”“櫻桃+非遺”等五大主題線路,打造集采摘、觀光、研學于一體的復合型業態?!拔逡弧逼陂g,白鹿原櫻桃谷民宿入住率達100%,櫻桃酒、櫻桃醬等再加工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50%。
氣象科技小院還化身“農耕課堂”,在灞橋區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,孩子們通過“櫻桃氣象實驗田”了解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。“親手種植、記錄數據,既傳承農耕文化,又播種科學夢想?!笨萍夹≡贺撠熑死子钫f。
從西漢古道到現代田園,灞橋櫻桃在氣象賦能下綻放新韻,讓每一顆櫻桃都承載科技與文化的雙重甘甜。科技織就的“防護網”、精細服務的“品質經”,共同譜寫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甜蜜篇章。
聲明:版權歸原創所有,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