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石柱:小米粒鋪就振興新“稻”路
近日,在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茂禾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,一袋袋大米從自動化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,經過工人打包、裝箱,三星鄉大米即將發往全國各地。
三星鄉地處北緯30度,森林植被良好,水源充足,土壤酸堿度適中,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。該地出產的“三星香米”以顆粒飽滿、香氣濃郁而聞名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然而,過去由于資金短缺、規模化種植產能低、市場開發能力弱等原因,“三星香米”產業長期處于自由式、松散型、低水平的發展狀態。為改變這一局面,2019年,中核集團作為定點幫扶單位,向三星鄉捐贈了680萬元幫扶資金,并引入“稻鴨共生”的創新生態產業發展模式,推動“三星香米”產業提檔升級。
三星鄉多措并舉強化“造血”功能,有效盤活“再生資源”,從選用優良品種到育秧、移栽、田間管理、收割,建立起“統一品種種植、統一物資供應、統一技術管理、統一回收稻谷、統一加工大米、統一銷售大米”體系,全面提升綠色有機食品的產出能力。
同時,三星鄉在水稻良種、種植面積、種植保險、銷售稻谷數量等方面分別制定了相關的獎補機制,極大提高了廣大稻農種植有機水稻的積極性;利用部分幫扶資金完善“村集體+合作社+農戶”利益聯結機制,在全鄉6個村分別成立了有機香米專業合作社,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源頭活水。
時下的三星鄉,沿著蜿蜒山勢而建的梯田里,三五成群的鴨子在稻秧掩映下時隱時現。
“鴨子屬于雜食性動物,活潑好動,在田里清除有害生物的同時抑制雜草生長,有效防止了農業面源污染。”三星鄉有機水稻種植專業戶徐紅英說,鴨子在田間活動可以有效刺激稻秧生長,鴨的糞便還可作為有機肥料,既省錢又省力。
數據顯示,2024年三星鄉有機水稻種植面積已達6500畝,“三星香米”銷售收入突破1400萬元,帶動549戶稻農實現戶均增收3000余元。
如今,三星香米已經成為一個蘊含深厚歷史底蘊、堅實產業基礎、顯著規模優勢、獨特地域特色、鮮明品牌形象以及廣闊市場潛力的地方標志性農產品品牌,榮獲“重慶十大好米”殊榮,并逐漸成為巴渝大地有機食品領域的一張璀璨“新名片”。
聲明:版權歸原創所有,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